電梯使用管理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應急預案
使用和運營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
一、電梯投入運行前須進行試運行,以檢查各部位是否工作正常。
二、搞好轎廂、廳轎門清潔衛生,清理門地坎滑槽內雜物。保障電梯門的正常開閉。
三、嚴禁電梯超載運行,不允許轎廂開啟安全窗,安全門運送超長物件。對重量判斷不明或不符合安全條件的物品謝絕運送。禁止乘客電梯當載貨電梯使用。載運重量較大物品因注意在轎廂內均勻分布。
四、不允許用急停開關、檢修開關做正常運行中的消號;不得在電梯運行中使用廳門鑰匙開啟廳門;嚴禁在廳門、轎門開啟的情況下檢修運行。
五、當發生電梯運行故障如“關門不走車”“運行沖頂或蹲底”“安全鉗誤動作”“有異常噪音或較大震動沖擊”時,請立即按動警鈴按鈕及時通知電梯的管理及維修人員處理。
六、電梯的廳門鑰匙、電源開關鑰匙由該電梯的司機或電梯管理人員、維修人員專人管理。認真做好鑰匙的交接登記。
七、電梯的司機和維修人員、管理人員定期參加安全培訓,掌握電梯的性能,熟知安全操作規程,持證上崗,嚴禁無電梯操作證人員進入電梯井道內進行有關工作。
八、電梯操作人員必須堅守崗位,遵守操作規程,做到耐心仔細解答,微笑服務,并保持電梯內清潔衛生。
九、保持電梯機房整潔,關好門窗,防止風雨、沙灰、小動物進入機房。機房內不準堆放無關物品。機房內按規定配備好相應的消防設施。消防設施按有效期定期更換,機房屬安全重地,嚴禁無關人員進入。
十、有關安全責任,實行安全責任制。對每天上崗工作之前由各組負責人負責進行安全教育工作及注意安全事項的交代工作。
十一、定期配合做好由特種設備檢測機構每年一次的電梯安全檢測檢驗工作、配合維修保養單位每月不少于二次電梯的保養工作。
十二、、機房內按規定配備好相應的消防設施。消防設施按有效期定期更換。
十三、當您候梯時,請先按下您所去方向的呼梯按鈕,在開啟廳門進入電梯轎廂前,注意轎廂是否停在該層,不要扒門,也不要拍打廳門,以保證您和設備的安全。
十四、您進入轎廂后,請按您所去的樓層按鈕,確認該按鈕燈亮即松手,請勿自行搬動其他各類開關。
十五、文明乘梯,請勿在電梯里嬉笑打鬧。禁止攜帶可能造成傷害他人的動物,禁止攜帶超長、超重物品和易燃、易爆等違禁物品進入電梯,特殊情況下,可到安保部門辦理準運手續。
十六、運送貨物及施工人員應走步行梯,嚴禁乘用客梯。
十七、學齡前兒童及其他民事行為能力人搭乘無人值守電梯的,應有成年人陪同。
十八、乘梯中如遇停電或故障停梯以及其他緊急情況時,請您勿驚慌,勿用手扒門或私自從轎內爬出。要按“緊急呼叫按鈕”,維修人員接到信息后,盡快趕到現場處理。
十九、電梯轎廂內嚴禁吸煙,禁止隨地吐痰和隨意丟廢棄物,保持轎廂內衛生。
二十、乘客應愛護電梯設備,凡屬乘客損壞應照章賠償。請自覺遵守以上規定,否則根據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理,嚴重的移交司法部門處理。
使用單位電梯應急救援預案
1 總 則
1.1編制目的
為了提升本單位應對電梯運行使用中各類意外傷人和困人事件的能力,規范本單位應急救援預案的具體實施,建立健全電梯乘客事故應急體系,規范本單位對傷人和困人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電梯傷人和困人事故的危害,特制定本預案。
1.2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電梯發生運行事故時的應急救援工作。適用于本單位內使用的電梯突然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財物損失的事故。
2.應急救援組織指揮體系職責
2.1成立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2組長職責
負責本單位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對電梯事故全權組織進行應急救援。
發生電梯傷亡事故后,啟動單位預案、組織應急救援的同時,負責向單位負責人報告。
負責配合有關部門進行電梯事故調查處理。
2.3副組長職責
協助組長對電梯事故組織進行應急救援。
負責確定合理的技術處理方案、制定應急救援方案。
組長不在現場或不便履行職責時,行使組長職責。
2.4應急領導小組其他成員職責
配合組長和副組長,實施應急救援工作。
2.5應急領導小組職責
2.5.1負責電梯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修改和電梯應急準備工作的組織和檢查。
2.5.2發生電梯傷人和困人事故后迅速了解、收集和匯總有關情況,及時啟動應急救援工作,實施應急救援方案,救援受傷和被困人員。
2.5.3負責現場組織、協調應急救援、應急救災、傷員救治及轉送行動。
2.5.4救援現場的防護。
2.5.5負責向上級領導和相關部門報告。
3.可能發生事件或事故,以及定級
3.1.1曳引電梯和液壓電梯可能發生事件或事故
電梯轎廂困人(例如停電,電梯沖頂,蹲底,安全鉗意外動作,上行超速保護裝置制動裝置意外動作,曳引機制動器失效等時造成困人);人員受傷;人員死亡;門區剪切;大面積停電;自然災害(地震、雷擊、暴風雨/雪等);電梯井道進水、火災;其它突發性事件。
3.1.2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可能發生的事件或事故
裙板和梯級之間夾持,扶手帶夾持,梯級鏈條斷裂,制動器失效,扶手帶斷裂,梯級下陷,梳齒板夾持等。
3.1.3單位可根據以上事件或事故情況,按照定性或定量的具體指標,劃分出事件的等級體系(預警等級和事件等級)。
4.應急裝備、物資、通訊保障
保障措施要完善。應急救援裝備要配備到位,并應定期檢查裝備完好情況,安排專人保管,并明確只能用做救援及演練使用,不得挪作他用。應急救援人員應急值守到位,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單位應督促維保單位在維保現場儲備數量充足的電梯易損件及電子元器件,以便電梯元件發生故障時能夠及時更換,排除故障。
5.預警和預防機制
單位要按照不同事件或事故級別的判斷要素,建立完整的預警體系。明確預警發布程序,包括審批者、流程、時限和違規責任。
6.應急響應(包含預案分級啟動、響應、處置程序和信息上報程序)
6.1 總則
當發生下文敘述的事件或事故時,應按電梯運行意外事件或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啟動應急救援預案:
6.2啟動程序
電梯發生突發事件后,接報人員應盡可能詳細地初步記錄下列信息:事件發生地點、時間,可能的事件嚴重情況等,并且應立即報告組長啟動本預案。
6.2.1 啟動預案后,應急領導小組向電梯維護保養單位發出應急救援信息→應急領導小組啟動本單位應急救援預案→安排人員與受困人員取得聯系、可能的情況下,進行初級救援工作。
向電梯維保單位發布應急救援信息。
如果需要采取醫療措施,可撥打電話“120”,聯系醫療救助。
發生火災、建筑物受損,可以撥打電話“119”,聯系消防部門救助。
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嚴重事故后,事故發生單位或者業主必須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和當地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當地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在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逐級上報,直至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生特別重大事故或者特大事故后,事故發生單位或者業主還應當直接報告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需要記錄的報警信息一般包括:
報警人員的姓名、聯系方式。
受困人員所在具體位置:地址、層站、電梯編號。
受困人員的身體狀況,是否需要醫療救助。
報警時間。
6.3 應急救援過程的通訊
6.3.1保證應急救援過程中的通訊暢通。
6.3.2措施:
電梯轎廂內應配備緊急報警裝置,該裝置應能與有人值守的建筑物管理機構聯通。
應安排救援人員與被困人員在現場保持聯系。應急救援小組應配備適宜的通訊設備,例如:電臺、電話、對講機、電喇叭等。
應急救援小組,應編制或攜帶適宜的應急救援通訊錄,包括:本單位應急救援組織通訊錄、上級應急救援指揮部或特種設備主管部門的聯絡方式、社會救援力量通訊錄等。
應急救援小組應設置專用應急救援電話,24小時有人值守。
6.4 緊急處置
6.4.1針對電梯轎廂內受困人員:
應急救援人員與電梯轎廂內人員保持聯系,對受困人員進行安撫,提示電梯轎廂內人員保持安靜,盡可能遠離電梯轎門,配合救援活動。如果需要,在醫護人員指導下,電梯轎廂內病人采取正確的救治措施。
6.4.2針對傷員:
采取必要扶助措施。
采取必要的包扎、止血措施。
在醫護人員指導下,配合醫護人員進行必要的救護工作。
6.5應急救援方案及實施
6.5.1應急救援方案:
電梯發生困人事件后,采取電梯專業維修人員的一般救援措施,通過電梯專業維修對于電梯的人工操作,完成救援活動。
6.5.2 應急結束:
受困人員全部救出轎廂或脫離險竟、死亡和失蹤人員已查清、受傷人員得到基本救治、事故危害得到控制、緊急疏散的人員得到安置或恢復正常生活,由應急領導小組部根據應急救援的實際情況,宣布應急救援結束;嚴重以上事故的,應取得上級主管部門和相關政府部門的同意后,方可宣布應急救援結束。
7.后續總結與改進措施
分析事故原因,對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分析,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8.平時培訓及演練規劃
應定期培訓操作人員、管理人員應對突發特種設備事件的知識和能力,并定期進行演練,通過演練培訓應急隊伍,落實崗位責任,熟悉應急工作的指揮機制、決策、協調和處置的程序,檢驗預案的可行性和改進應急預案。
9.必要的附件
應急資源一覽表,包括應急隊伍名稱、駐地位置、負責人、聯系電話、人數;物資、設備、裝備的名稱、數量、狀態、存放地點、責任人、聯系方式等。
標準化、規范化格式文本,包括預案啟動、預警信息發布、事件通報、應急狀態結束等格式文本。
Copyright ? 2023 湖南銘宇通達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瀏陽分公司 湘ICP備19020879號